教学目的:了解格斗、防护的基本知识,熟悉卫生、救护基本要领,掌握战场自救互救的技能,提高学生安全防护能力。
第一节格斗基础 一、格斗的定义 格斗的意思即“打斗、战斗”。从古到今,人类发明了各种各样的格斗技,如今世界上有着许许多多不同的格斗技。而格斗有:徒手格斗(没用武器)和器械格斗(使用武器)。 二、格斗技种类及简介 (一)拳击运动源远流长,它起源于人类产生之初。为了生存和竞争,人类发明了它。最初,它是保护人们生命财产的一种手段。有记载表明,它有5000多年的历史。在《英国大不列颠百科全书》就有“公元前40世纪,幼发拉底和底格里斯两河流域发现拳击的遗迹”的记载。古埃及人用象形文字记载了拳击用的护具“皮绷带”。后来大约在公元前17世纪,拳击运动经过地中海的克里克岛传播到古希腊。公元前5世纪在爱琴海岸发掘的一对磁瓶上,有两人相互攻防的拳击图案。在希腊神话中,传说雅典王子赛希阿斯(公元前1000年)就通晓拳术,曾玩过这种拳击。在古希腊,这项运动称为角力拳击,据说拳击手套里面装有铁蒺藜,激烈的搏斗常常以失败者的殒命而告终。在美索不达米亚的考古发掘中,也发现了1700年以前拳击活动的遗迹。现代拳击运动于18世纪起源于英国,当时比赛不戴拳套,亦无规则和时间限制,直至乙方丧失继续比赛的能力为止。英国著名拳击家J-布劳顿于1743年针对拳击比赛的混乱局面,制定出了最早的一份拳击规则,又在1747年设计了拳击手套,对近代拳击运动的开展做出了贡献。1839年,英国颁布了新的伦敦拳击锦标赛规则,1853年进行修改,禁止用足踢、头撞、牙咬的低击等动作,并规定拳击台四周用绳围起,1867年英国记者钱伯斯编写了新的拳击规则,强调拳击中的战术和技巧。1880年伦敦成立了英国业余拳击协会,1881年举行了第1次锦标赛。1924年第8届奥运会前夕成立了国际业余拳击联合会。当今世界上同时存在着两种拳击运动,即职业拳击和业余[1]。奥运会和亚运会的拳击比赛都是属于业余拳击。这两种拳击在比赛规则和方法上都有很大的差别。在圣路易举行的第3届奥运会上,拳击第一次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参加比赛的只有美国1个国家的44名运动员,美国自然获得了所设7个级别的所有冠军。到了1964年在日本东京举行的第18届奥运会上,就有56个国家的269名运动员我国现代拳击始于20世纪20年代后期,最初称之为“西洋拳”。先有人翻译了一本《西洋拳术》。30年代,旧中国南京国民党政府的中央国术(武术)馆、国立国术体育专科学校将拳击列为主课之一。拳击可能是一般人最具感性认识的格斗形式。它起源于英式格斗,英国作为世界上最早进入资本主义文明社会的国家,希望能用一种相对文明的方式体现格斗的精神。踢击作为攻击力最大的招法,理所当然地被禁止了。摔法、反关节技术也相继被取消,只有最基本,并且也是杀伤力最小的拳法被保留下来。具有讽刺意味的是,由于拳击被认为是最“文明”的格斗形式,它开展得最为普及,还顺利地进入了奥运会,相对发展水平最高。今天,即使是这项最安全的格斗形式,仍然有可能给参加者带来严重伤害。职业拳王很多都具有强大的力量,唯此才能在顶级职业拳坛立足。那些著名的重拳手都无一例外地重视力量训练,腰腿力量对于重拳最为关键,因此深蹲是职业拳手的重要训练项目,另外包括大重量硬拉以及负重仰卧起坐。 (二)跆拳道 跆拳道是朝鲜半岛较普遍流行的一项技击术,是一项运用手脚技术进行格斗的民族传统的体育项目。跆,意为以脚踢、摔撞;拳,以拳头打击;道,是一种艺术方法。跆拳道是一种利用拳和脚的艺术方法。它是以脚法为主的功夫,其脚法占70%。跆拳道的套路共有24套;另外还有兵器、擒拿、摔锁、对拆自卫术及10余种基本功夫等。跆拳道是经过东亚文化发展的一项韩国武术,以东方心灵为土壤,承继长久传统,以“始于礼,终于礼”的武道精神为基础。所以跆拳道能有效地被融入泰拳及踢拳当中,并对修习者的技术有良好的提升作用。其套路招式可全部或部分被融入古式泰拳或现代泰拳的招式当中,从而提升修习泰拳者的技术水平。 跆拳道是种手脚并用的武术搏击,但在有些竞技比赛中,如奥运会,部分技术,特别是手技,出于保护运动选手、增强比赛观赏性等原因而被限制。具体要求即手的攻击动作只可使用直拳攻击,且只能攻击躯干部分被护具保护的位置。它由品势(特尔)、实战、击破、特技、跆拳舞等五部分内容组成。跆拳道是创新与发展起来的一门独特武术,具有较高的防身自卫及强壮体魄的实用价值。跆拳道的由来,是将跆跟和松涛馆流空手道融合而来的朝鲜/韩国民间较普遍流行的一项技击术,是一项运用手脚技术进行格斗的民族传统的体育项目。跆拳道源于朝鲜半岛三国时代的跆拳。其根源甚至可以追寻到古代的徒手搏击。另有说法认为跆拳道并无历史,其内涵风格以及名字均自20世纪50年代起始。“跆拳道”一词,是1955年由崔泓熙创造。其中“跆”指踢击(脚法)、“拳”指拳击,“道”则是代表道行、自己对礼仪的修练。崔泓熙在留学日本时,学习了日本松涛馆流空手道,并融入到跆拳道中去,因此在跆拳道的型中,可以看到少数松涛馆流的手部招式。 它通过竞赛、品势和功力检测等运动形式,使练习者增强体质,掌握技术,并培养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分为世界跆拳道联盟(WTF)和国际跆拳道联盟(ITF)世界职业跆拳道联盟(WPTF)。跆拳道是第三个进入奥运会的格斗项目。前两个进入奥运会的格斗项目都不约而同地回避了腿法这个杀伤力最大的技术,但缺少了这种最重要的技术,格斗世界无疑是极不完整的。怎样既能反映腿法技术,又能保证参赛者的安全呢?花式跆拳道吸取了击剑的思想,用一种点到为止的方法,解决了这个问题。这使跆拳道练习者的数量呈爆炸式增长,但也受到了格斗界人士最多的批评。对他们来说,花式跆拳道是典型的“花拳绣腿”,将本是重击利器的腿法变成纯粹表现技巧的表演,简直是“对格斗精神的亵渎”。由于是点到即止的原则,花式跆拳道重视力量训练的程度较小。 如今跆拳道快速的发展,在很多格斗赛事都能看到跆拳道选手的身影。 (三)泰拳 泰拳,即泰国拳术,杀伤力大,历史悠久。泰拳分为古代泰拳和现代泰拳。泰拳脱胎于暹罗武术。泰拳号称“五百年无敌”,时至今日仍是杀伤力最大的普及型格斗技。泰拳号称“八条腿的运动”。古代的泰拳其拳法并不突出,但拥有凶狠的膝法、肘法,以及异常刚猛的腿法:泰拳的标志技术---扫踢,曾使众多的拳手葬身于铁腿之下,被踢断胳膊、踢断腿的不胜枚举。在古代泰拳刚猛的技法基础上,现代泰拳完美的融合了西洋拳(拳击)技术,使现代泰拳技术得以完善,如虎添翼。在现代泰拳手中不乏拳猛之辈。泰拳的致命弱点,是拳手对摔法及反关节技术缺乏了解。泰拳的力量训练思路比较独特,强调耐力训练,要求每一击都集中全身力量,对训练重量倒不太关心。当然,这种思路称不上正确,只能认为是一种趣向。在泰拳式技术占据主流地位的自由搏击界,拳手们用正统的力量训练方法,获得了力量更强的腿法。 拳在泰国是属于国技,具有很强的杀伤力。而近年由于瘦身热潮,有人利用泰拳的高热量消耗来代替带氧舞踏,在帮助女士瘦身之余,亦使她们习得一技之长,以作个人防卫用途。有人说泰拳不外传是泰国的民族拳术,没有什么奥秘可言,但是现代泰拳已经成为“源于泰国,属于世界”的一项体育运动,大家熟知的K-1、KOMA等搏击大赛的选手大多数来自泰拳。任何武术所以扬名世界,必有其独特性质及个别价值。泰拳闻名于世,有辉煌灿烂的历史,其珍贵之处,绝非三言两语可以尽其精华。练习泰拳的一般为穷苦人家。有关泰人习拳练武的最早记载,可见诸《北方纪年史》,这是记述泰族进入中南半岛后,由素可泰王朝至大城王朝的早期典籍。据载,当时在军中已有拳斗的活动,作为休战期间侯王们的消遣娱乐。拳赛虽然没有成为职业比赛,但诸侯们已有豢养武士角斗,以取悦君王的风气。随着宫迁拳师与退役士兵返乡,拳斗技能逐渐传入民间。据史籍所记载,大城皇朝初期颁布的法律,已有豁免在拳斗中杀伤对手者治罪的条例。到了大城皇朝鼎盛时期(公元1350年),拳斗之风日益盛行,遍及全国。泰人逐渐领悟到新术可以卫国安邦,故习武之风甚烈,不但成人好武,而且泰族儿童也能挥拳踢腿,习练拳艺。拳术已发展成民间的时尚娱乐活动。随着西方文化的传入,泰国的传统文化也受到影响。西洋拳击于1912年传入泰国,其比赛的形式和技术逐渐被泰拳采纳并应用。尤其在国柱擂台初期(1928年),“泰北腿王”乃彭踢死高棉拳师后,为了安全,“戴套”式泰拳比赛开始采用,逐渐取代了传统的“缠麻”式拳赛,比赛回合也陆续减少到五局。1937年4月1日泰国政府教育署体育厅首次颁布了泰拳竞赛规则。至此,全国擂台比赛的制度和形式,终告完善统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泰国受到了战乱的影响,泰拳比赛也一度萧条不景气,数年间仅在内地佛寺盛会时偶有拳赛举行。大战结束后,著名的“叻喃隆拳场”竣工,泰拳进入现代标准竞技。各地拳师纷纷进京,为了名誉财富大显身手,使一度冷清的拳坛,空前活跃。1946年至1951年,史称“叻喃隆拳场”时期,堪称近代泰拳发展的黄金时代。其后“仑披尼拳场”于1956年建成,进一步推动了泰拳的发展,为泰拳开辟了新的局面。 (四)散打 散打也叫散手,诞生于1979年,80年代初,中国国家体委在北京体院和武汉体院开始试点开展散手运动。如今散打已经在国际格斗赛事上有一定的地位。 散手是中国武术的普及形式。为了安全起见,传统武术绝大多数增强功力的训练方法,散手都没有采用。目前散手有“踢、打、摔”三项招法。散手腿法受到的批评最多,由于指导思想首先关注的是安全问题,腿法力量受到了最大的限制。这一点渗透到散手比赛规则、战术思想和训练的方方面面,尽管从来没有过明文禁止腿法重击,但不可否认,散手腿法在杀伤力方面和传统武术有天壤之别。摔法是散手的杀手锏,在以拳脚为主的普及型格斗界,散手摔法让很多门派的拳手感到不适应。散手如今仍不太重视力量训练,力量训练的方法还不太科学,因此散手缺少重击选手。散打中的摔法是有一定特色的。根据“快摔”的要求和“无把”的特点,把握“破坏重心”和“抡圈”的要点,创造出了“接招摔”和“夹打摔”的方法,使散打的摔法快速、省力且实战性强。 现代散打比赛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而2000年的中国武术散打王争霸赛则以全新的形式亮相,相对于传统的锦标赛和邀请赛,武术散打王比赛给人的感觉是更精彩,更好看,也有其竞赛的一些基本规则。 散打王争霸赛的计分是五局总分制,每局比赛边裁判员都要对比赛分数进行记录,由场上裁判将分数交给记分员,在全部五局比赛结束时,由记分员统计每位边裁判员的记录分数,在一场比赛结束时,被多数边裁判员判为胜方的运动员应被宣布为获胜方。需要注意的是,每个裁判员是独立判分的,不能由三个边裁判员的总分相加来判断胜负。在散打比赛中,只要运动员合理运用各武术流派的攻防招法,包括拳法、腿法、摔法和膝法,均有可能得分,但在比赛中如果使用犯规动作,是要受到严厉惩罚的。 三、训练要求 个人体能:力量,弹跳,耐力,爆发力,和各个部位的抗击打能力. (一)力量:俗语说的好:“一力降十会”。这是根本,你打人家一拳像摸一下似的,即使打的再多也没有用的,一拳毙命肯定是夸张,但最好是一拳击中对手就能达到最大的杀伤效果。所以你必须通过器械和徒手运动,加强自己的身体力量,包括手,臂,腿,脚,腰,头,膝,肘.这些都是你攻击对方时常用部位,也是杀伤力最大的部位(腰是做很多动作的发力点,所以一定要加强腰腹的力量)。 (二)弹跳:实战中结合很多前冲的跳跃动作,不仅可以提升高度和攻击性,更能加快速度和灵活性,在必要的躲闪中也是很重要的。可以通过蛙跳、连跳台阶、负重半蹲、跳绳等运动来锻炼。 (三)耐力:实战是相当耗费体力的,尤其是紧张的时候更会加快疲劳,所以当你和对手势均力敌的时候,耐力也许是你胜利的关键。锻炼方法:跳绳、长跑、游泳等。 (四)爆发力:说白了也就是速度和力量的瞬间结合,可以通过短跑、快速拉长条皮筋,或是拉力器,或是用小哑铃做拳击动作和负重快速踢腿以及快速推轻杠铃的方式。 (五)抗击打能力:打架的时候除非像小说里那样的高手,现实中很难保证自己不会被碰到,那么抗击打能力就很关键了,你打对方十拳,人家没什么事;人家打你一拳,你就倒了。那你有再多招数又有什么用呢?抗击训练主要练习胸、腹、头、背、手臂、腿的抗击打能力。其中头和腹的更为重要,可以通过撞击其他物体,例如木桩、重沙袋等进行对抗练习,或是二人进行对抗练习。 四、训练方法 (一)力量训练 主要是上肢、下肢、腰力的训练。 1.上肢的力量训练,用俯卧撑就可以了,有条件的可以用哑铃、杠铃训练,效果会更好,虽然上肢不是主要的格斗武器,但具备一定的格斗力量还是必须的,当然不用训练成举重运动员或大力士的水平。 2.下肢的力量训练,用深蹲或蛙跳,都可以空手或负重来训练,非常简单的,不多说的,主要是训练股四头肌的力量,股四的力量决定你在格斗中能不能踢出致命的一腿。 3.腰力的训练,可以用双手抓住一个固定的东西,然后一只手向前推,一只手向后拉,这样就可以训练到腰力了,但在格斗中你不一般不会感觉到腰力的,虽然你的每一个动作几乎都是在腰力的参与下完成的。 此外还有腹肌力量的训练,膝法的运用离不开腹肌的参与,不过对于不是进行专业格斗训练的人来说腹肌力量的训练与否对膝法的运用没有太大的影响,因此可以结合自己的情况来训练。 (二)柔韧性训练 主要是下肢和腰部的柔韧性。训练的方法很简单,常规的压腿和下腰就可以达到目的了,也可以自己研究适合自己的方式,出于格斗方面的实用的考虑,不要求非达到能够朝天蹬或是身体弯成拱桥状的地步,只要正踢的时候能够踢到和你一样高的人的头就可以了,毕竟不是去参加杂技和体操比赛。 另外,柔韧性的训练贵在坚持。中国武术有俗语:“打拳不练腿,如同冒失鬼”、“练功不练腰,终究艺不高”。一般普通人两个月左右就可以达到上面的目标,包括那些所说“筋特别硬”的人,我曾经训练一个四十岁左右的人压腿,用的就是常规的方法,但他肯坚持,用两个月时间就可以踢到头部,而他原来只能踢到裆部以下,所以说必须刻苦练习才会有效果。 (三)稳定性训练 训练单腿站立及双腿站立的稳定性。单腿站立不负重应该可以坚持15分钟,如果达不到这个目标,就要好好的练习一下了。双腿站立可以通过和朋友角力或摔跤的方式一起练习,扎马步也是一个好方法,或是单腿下蹲。也可以自己研究方法来训练,训练方法没什么神秘的地方,都是人研究出来的,又不是造原子弹,哪来的那么多复杂神秘的东西。 (四)基本的拳法 前手直拳和后手勾拳。 1.前手直拳的主要用处就是在格斗中控制对手,攻击的目标是对手的双眼中间的眉心处,而且是一直用手对着他,用腰力使直拳在很短的距离内向对手的双眼中间击打。 2.后手勾拳是杀伤力比较大的拳法,也是用腰力的带动击打对手的胃部或下巴,攻击的力量是比较大的,因为是用腰力的带动向斜上方猛的击打,所以往往能够一击决定战斗的结果。 (五)基本的腿法 低位的侧踹,低位的边腿,中高位的侧踢。 1.低位的侧踹的主要攻击目标是对手的膝关节,用脚底向膝关节部位猛力的蹬踹,我在实战中用过,效果不错,可以一下子让对手失去战斗力,这个腿法一般是在对手向前移动攻击你的上部的时机用,如果主动去踹对手,一般是很难得手的,对手都可以轻轻的抬腿就躲开你的攻击。 2.低位的边腿攻击目标和用法都与低位侧踹差不多,只是动作不一样而已,是用自己的小腿与足弓中间的大概部位(具体击打中,到底是哪里碰到攻击对象不一定)击打对手的膝关节,主要是接触对手膝关节弯的外部。 3.中高位的侧踢,这个“侧踢”和截拳道的侧踢不一样,截拳道中的侧踢其实就是“侧踹”,不过也很容易理解,今天格斗中的各种动作的的名称非常的混乱,同一个动作在不同的格斗术中有很多不同的名称。侧踢(我觉得这个名称比较合乎这个动作,虽然有的格斗术中叫扫踢、有的叫横踢,有的叫……,但绝对不是边腿)就是把腿从地上抬起来用小腿直接的向对手的头部、上臂、肋部“砸”去,用的主要是股四头肌的力量,着力点在小腿,而不是脚,而且击打的力量也和边腿有很大的差距,边腿的力量是像鞭子一样的“抽”,而侧踢的力量是用小腿像一个大铁棒子一样“砸”,谁更有杀伤力?并且边腿是向外展之后向里“抽”,而侧踢是直接从地上抬起来腿就踢,走的路线也不一样。 (六)基本的肘法 肘法和膝法是近身格斗非常有用的技术,而且动作比较简单,只是简单接的砸、顶之类的用力方式,很容易学会,我在这里就不从技术角度去说了,只是要强调一点,当对手向你冲来的时候,别忘了你还有一个硕大的膝盖和一个坚硬的肘尖! 五、捕俘拳 特种兵的一种拳法,一共有16步,每一招约有两个动作组成。出拳动作干脆,没有装饰性。有多种步伐,以拳,步,挡,削进攻敌人要害,猛烈攻击以致敌人不会反击。 (一)动作组成:每一招约有两个动作组成 (二)特点:出拳动作干脆,没有装饰性 (三)拳法步骤 格斗准备在立正的基础上,两脚迅速并拢,同时两手握拳,两臂微弯,拳眼向里,距胯约十厘米,头向左甩,目视左方。 1.上挡冲拳:起右脚原地猛力下踏,左脚向左侧跨出一步,在左转身的同时,左臂上挡,拳心向前,右拳从腰际旋转冲出,拳心向下,成左弓步。要求:踏脚时要全脚掌着地,有爆发力。 2.削臂绊腿:(1)左拳变掌向前击右拳背,右拳收回腰际,右脚前扫,(2)左手挡抓、拧、拉于腰际,同时右脚后绊,右拳猛力旋转冲出。要求:前扫、后绊要协调有力,重心要稳。 3.上架弹踢:(1)上右脚步成右弓步,同时两拳变掌,沿小腹向上叉掌护头,(2)两拳变钩猛力向后击,同时起左脚,大腿抬平、脚尖绷直、猛力向前弹踢,迅速收回。要求:两大臂挟紧,猛力后钩击,猛踢快收,重心要稳。 4.下砸上挑:(1)两手变拳,左拳由上猛力下砸,与膝同高,同时左脚向前跨步,成左弓步,(2)右拳由前上挑护头,拳心向前,起右脚大腿抬平,脚绷直,头向左甩。要求:起身要快,重心要稳。 5.交叉侧踹:(1)上体正直下蹲,右脚猛力下踏,两小臂上下置于胸前,左臂在上拳心向下,右臂在下拳心向上。(2)迅速起身,两拳交错外格,起左脚大腿抬平,脚尖里勾,向左猛踹,迅速收回,要求:踏脚要有爆发力,下蹲起身要快。 6.顺手牵羊:(1)左脚向前落地屈膝,两拳变掌起在左前方,成抓拉姿势。(2)两手向右后猛拉,同时右脚前扫。要求:后拉前扫要协调有力,重心要稳。 7.上挡抱膝:(1)右脚向前落地同时,左手变拳,小臂上挡,(2)左转身屈膝下蹲,两手合力后抱,两掌相对,掌心向内,略低于膝,右肩前顶成右弓步。要求:转体合抱要协调一致。 8.插裆扛摔:(1)左手向上挡抓,右手插前裆,掌心向上,(2)左手向右下拧拉,大臂贴肋,小臂略平,拳心向上同时右臂上挑,右肩上扛,身体大部分落于右脚,成右弓步。要求:下拉、上挑、转体要协调一致。 9.下拨上勾:左拳下拨后摆,左转身同时,右拳由后向前猛力上击,拳心向内,与下颌同高,同时右脚向右自然移动,成左弓步。要求:转身要快,勾拳要猛。 10.卡脖掼耳:(1)向左踮步,在左脚落地同时,右脚上步,左拳变掌,置于胸前,右拳后摆,(2)向左转体,左手下按,右拳向下猛力横击,成左弓步。要求:踮步有力,转体、卡脖、拳击要协调一致。 11.内外绊腿:(1)在起身的同时,左脚向右踮步,右脚前扫,两手合掌于右肩前,(2)两手猛力向左肩前拧拉,上体稍向左转,同时右脚后绊,成左弓步。要求:踮步、合掌、前扫要协调一致,重心要稳。 12.踹腿锁喉:(1)右脚向右前方踮步,左脚向右跃步,然后起右脚,大腿抬平,脚尖里勾,两臂弯曲,置于胸前,掌心向下,(2)右脚侧踹,在落地同时,右手前插,左手抓握右手腕,右手、变拳,猛力后拉下压,成右弓步。要求:踹、锁要协调一致,重心要稳。 13.里拨冲拳:(1)上左脚右转身成右弓步,左臂顺势内拨护于胸前,右拳收于腰际,拳心向上,(2)左拳向左后,右拳向前以蹬腿、扭腰送胯之合力同时冲出,成左弓步。要求:双拳冲出要有爆发力。 14.抓手缠腕:(1)两手变掌,左手抓握右手腕,(2)右掌上挑外拨,身体稍向右转,两臂用力后拉,猛扣压于腰际,成右弓步。要求:抓握要快而有力。 15.掐挡卡脖:左手抬起,臂弯曲,掌心向前,右手下插,后拉上提,置于肋前,屈指、掌心向上,同时左手猛力向前下推压与膝同高,掌心向下,成左弓步。要求:上提、推压要协调一致。
16.别臂下压(1)右转身成右弓步,同时两手变拳,右小臂上挡,(2)上左脚成弓步,左手立掌插向前上方,臂稍屈,右手抓握左手腕,(3)左手变拳,向右转体,两手下拉别压,成右弓步。要求:拉、压、转体要协调一致。 结束姿势:左脚靠拢右脚,恢复立正姿势。
第二节战伤救护 ―、战伤救护的作用 战争不可避免地要造成人员受伤,因此通过初步的紧急救护可以尽量减少伤员的痛苦,尽可能地救护有生力量。战伤救护分为自救和互救。当伤员身边没有其他人员,自己还有一定的行动能力时,可以自己展开自救;当伤员受伤情况严重,没有自救能力时,需要伤员身边的其他人员包括医护人员和其他战士来对其进行救护。 掌握战伤救护的基本知识,可以帮助自己或他人减轻伤病造成的痛苦,有效预防并发症。因为战争中外伤比较多,所以在救护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伤口的治疗,保证伤口不被感染,造成破伤风等。战伤救护只是初步的治疗,最终还要靠全面的治疗,有效的初步治疗是全面治疗的基础。因为对于伤员来说,时间十分宝贵,在越短的时间内得到救护,最后痊愈或恢复得就越快,效果也就越好。 二、战伤救护的基本技术 战伤救护的基本技术主要包括通气、止血、包扎、固定。 (―)通气 人工呼吸 抢救重伤员时应首先查明其是否有呼吸,可通过观察其胸部是否有起伏或将棉絮贴于鼻孔看是否有摆动。如果呼吸已停止,必须迅速采取口对口方式进行人工呼吸。 具体方法:使伤员仰卧,清理其口中堵塞物,以保持呼吸道通畅,然后托起伤员下颌,使其头部后仰,将口腔打开;用一手捏住伤员鼻孔,另一手放在颈下并上托;深吸一口气,对准伤员口用力吹气,然后迅速抬头并同时松开双手;听有无回气声响,如有则表示呼吸道通畅。如此反复进行,每分钟16〜20次。如果心跳停止,应与胸外心脏按压同时进行,每按压心脏4〜5次后吹气一次,吹气应在放松按压的间歇中进行。 胸外心脏按压 当发现伤员失去知觉时,要立即检查其心脏是否跳动。用手指在喉结两侧接触颈动脉,看有无搏动。如无搏动应紧急采取胸外心脏按压法抢救。 具体方法:使伤员仰卧在地上或硬板床上,找准按压部位,将左手掌根放在伤员胸骨下1/3处,右手掌压在左手背上,然后用力向下按压,使胸骨下陷3〜4厘米,再放开。如此反复进行,每分钟60〜80次。进行胸外按压的同时,必须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 如急救时只有一人,可先向伤员口中吹四大口气,然后每按压15次后,再迅速吹2大口气,如此反复进行。 (二)止血 出血的种类 判定出血种类是正确实施止血的首要工作,具体要根据出血的特征加以判断。如果是动脉出血,则颜色鲜红,呈喷射状,有搏动,出血速度快且量多;如果是静脉出血,则颜色暗红,呈涌出状或徐徐外流,出血量较多,速度不如动脉出血快;如果是毛细血管出血,则颜色鲜红,从伤口 |